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浇筑分段施工缝应设在( )零点附近。
表征沥青路面材料稳定性能的路面使用指标是( )。
用于路面裂缝防治的土工合成材料应满足的技术要求有( )。
市政工程投标文件经济部分内容有( )。
关于施工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悬臂浇筑法施工连续梁合龙段时,应符合的规定有( )。
主要材料可反复使用,止水性好的基坑围护结构是( )。
某城市水厂改建工程,内容包括多个现有设施改造和新建系列构筑物,新建的一座半地下式混凝土沉淀池,池壁高度为5.5,设计水深4.8m,容积为中型水池,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C35,防渗等级为P8,池体下部分处于硬塑状粉质黏土层和夹砂黏土层,有少量浅层滞水,无需考虑降水施工。
鉴于工程项目结构复杂,不确定因素多,项目部进场后,项目经理主持了设计交底,在现场调研和审图基础上,向设计单位提出多项设计变更申请。
项目部编制的混凝土沉淀池专项方案内容包括:明挖基坑采用无支护的放坡开挖形式,池底板设置后浇带分次施工,池壁竖向分两次施工,施工缝设置钢板止水带,模板采用特制钢模板,防水对拉螺栓固定,沉淀池施工断面布置如图4所示,依据进度计划安排,施工进入雨期。
混凝土沉淀池专项方案经过修改和补充后获得实施。
池壁混凝土首次灌注时发生跑模事故,经检查为对拉螺栓滑扣所致。
池壁混凝土完成后挂编织物洒水养护,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编制物呈干燥状态,发出整改通知。
依据厂方意见,所有改造和新建的给水构筑物进行单体满水试验。
问题:
1.项目经理主持设计交底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如不妥,写出正确做法。
2.项目部申请设计变更申请的程序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3.找出图4中存在的应修改和补充之处。
4.试分析池壁混凝土浇筑跑模事故的可能原因。
5.监理工程师为何要求整改混凝土养护工作?简述养护的技术要求。
6.写出满水试验时混凝沉淀池的注水次数和高度。
城市主干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宜选择的主要原材料是( )。
某施工单位承建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长2km,工程项目主要有
(1)原机动车道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2)原机动车道两侧加宽、新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3)新建人行天桥一座,人行天桥桩基共计12根,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改扩建道路布置如下图1所示,灌注桩桩径桩长见下表。
事件一:项目部将原已获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部署:非机动车道(双侧)→人行道(双侧)→挖孔桩→原机动车道加铺改为:挖孔桩→非机动车道(双侧)→人行道(双侧)→原机动车道加铺。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人工挖孔桩施工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申请开工,被总监理工程师退回。
事件三:专项方案中,混凝土护壁,技术要求包括: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上下节护壁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 MPa后进行。
事件四: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前,项目部进行外观调查,并采用扫地雷达对道板下状态进行扫描探测,将旧水泥混凝土板分为三种状态:A为基本完好,B为道板面上存在接缝和裂缝;C为局部道板板底脱空、道板局部断裂或碎裂。
事件五:项目部按两个施工队同时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计划显示挖孔桩施工需要57天完成,施工进度计划见表1-2。为加快工程进度,项目经理决定将 ⑨ ⑩ ⑪ ⑫号桩安排第三个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三个队伍同时施工。
1.事件一中改变施工部署需要履行哪些手续?
2.写出事件二中专项施工方案被退回的原因。
3.补充事件三中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护的技术要求。
4.事件四中,在加铺沥青混凝土前,对C状态的道板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5.事件五中,画出按三个施工队同时作业的横道图,并计算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需要作业天数。
下列给水排水构筑物中,属于调蓄构筑物的是( )。
关于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加筋土挡墙结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HDPE膜铺设的做法错误的有( )。
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内容不包括( )。
下列盾构掘进的地层中,需要釆取措施控制后续沉降的是( )。
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组成有( )。
关于供热管网工程试运行的说法,错误的有( )。
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安全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
下列燃气和热水管网附属设备中,属于燃气管网独有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