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题库
[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玻璃幕墙上悬开启窗最大的开启角度是(  )。

A. 30°
B. 40°
C. 50°
D. 60°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8000,地下二层,地上六层,中庭高度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公开招投标,总承包单位以31922.13万元中标,其中暂定金额1000万元。双方依据《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013年7月1日起至2015年5月30日止,并约定在项目开工前7天支付工程预付款,预付比例为,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额时开始扣回,主要材料所占比重为

  自工程招标开始至工程竣工结算的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项目开工之前,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要求总承包单位做好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技术措施,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及时办理政府专项管理手续等相关配合工作。

  事件二,总承包单位进场前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授权项目经理实施全面管理,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事件三,项目实行资金预算管理,并编制了工程项目现金流量表,其中2013年度需要采购钢筋总量为1800t,按照工程款收支情况,提出两种采购方案: 

  方案一:以一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一次性采购费用为320元,钢筋单价为3500元/t,仓库月储存率为。 

  方案二:以二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一次性采购费用为330元,钢筋单价为3450元/t,仓库月储存率为。 

  事件四:总承包单位于合同约定之日正式开工,截止2013年7月8日建设单位仍未支付工程预付款,于是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购置钢筋资金占用费用1.88万元、利润18.26万元、税金0.58万元,监理工程师签认情况属实。 

  事件五:总承包单位将工程主体劳务分包给某劳务公司,双方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单位进场后,总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将劳务施工人员的身份证等资料的复印件上报备案。某月总承包单位将劳务分包款拨付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自行发放,其中木工班长带领伐木工工人工资后下落不明。

1.事件一中,为配合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总承包单位需要完成哪些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文件与手续? 

2.指出事件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编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依据有哪些? 

3.事件三中,列式计算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之和,并确定总承包单位应选择哪种采购方案?现金流量表中应包括哪些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事件四中,列式计算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起扣点(单位: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总承包单位的哪些索赔成立。 

5.指出事件五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按照劳务实名制管理,劳务公司还应该将哪些资料的复印件报总承包单位备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质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施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1.事件一中,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本工程还应单独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方案?

2.事件二中,除违章作业外,针对操作行为检查的“三违”巡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混凝土内支撑还可以采用哪几类拆除方法?

3.写出事件三中技术交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楼层卸料平台上安全防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事故调查组应还有哪些单位派员参加?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用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上三层及以下核心筒和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局部区域为两层通高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指定加工厂进行场外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

    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①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③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④在干道一侧开挖400×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埋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并组织施工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验收后投入使用。

    事件四:本工程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针对“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可以在本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均制定了详细的推广措施。

    事件五:设备安装阶段,发现拟安装在屋面的某空调机组重量超出塔吊限载值(额定起重量)约,因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该塔吊进行吊装。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验算后批准塔吊起吊;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后停止提升。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护。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整改,对试吊时的各项检查内容旁站监理。

1. 事件一中,除材料管理外,项目资源管理工作还包括哪些内容?除资源控制程序外,资源管理计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 针对事件二中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主干道通常硬化方式有哪些?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3. 针对事件三种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临时用电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的哪些部门应参加验收?

4. 事件四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规定,“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都有哪些?

5. 指出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查看答案